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通知公告

好书推荐(2021.4)

2021年04月25日 03:09浏览量:3991

                        原创   四川轻化大学图书馆                        

开篇
      仅次于选择益友,就是选择好书,每阅读一本好书,就在心中播下一颗美好的种子,读书不一定能让梦想全部实现,但它能告诉你心的最远方能到哪里。值此第26个世界读书日,从本月开始的每月下旬,图书馆将参考豆瓣评分情况并结合老师、同学们的建议,从茫茫书海里挑选出十本左右好书推荐给你,涉及到科学、文学、哲学、心理学、经济学、投资学等方方面面。我们不敢说这是一份完美的书单,因为最好的,永远在下一本。期待与热爱阅读的你,一同去发现更多的好书!


爱因斯坦的怪物 探索黑洞的奥秘


# 书籍简介
       黑洞是宇宙中神秘的天体,而它们又无处不在。每一颗大质量恒星死后都会留下一个黑洞,每一个星系的中心都隐匿着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这些黑暗巨兽神秘得令人恐惧,即使那些毕生专门研究它们的科学家也感到震惊。是星系先出现,还是位于其中心的黑洞先出现?如果你旅行到一个黑洞中,结果会发生什么—瞬间死亡,还是其他更怪诞的事情?也许最重要的是,当黑洞由于其本性而湮灭信息时,我们如何才能确切地了解有关黑洞的故事呢?在本书中,天文学家克里斯•伊姆佩不仅带领读者探索了这些问题以及天体物理学的其他前沿问题,而且探索了黑洞在理论物理学中所扮演角色的演化史—从证实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方程到检验弦论。黑洞可能是更深入理解宇宙的关键,让我们开始吧!
# 作者简介
      克里斯•伊姆佩,教授,任职于亚利桑那大学天文系。他撰写和出版了两本天文学教科书,此外还有广受好评的《超越》、《它是如何开始的》、《它是如何结束的》等科普著作。


《周易》与中国哲学问题研究


# 书籍简介


      《周易》与中国哲学的关系问题是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易》乃中国哲学的大源大本。对于神秘的《周易》,历代著述汗牛充栋,让人云里雾里。本书不满足于传统治《易》的经解经注的支离繁琐,以历史和逻辑的考察,结合海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首次全面系统地梳理《周易》与中国哲学之关系,考察《周易》与中国哲学范畴、思维方式、各学术流派的关联,以问题意识系统地研究《周易》对中国哲学生、发展和演变过程的影响,分析阐述了围绕《周易》与中国哲学问题而产生的一些公案谜团和基本理论,探索了《周易》与中国哲学现代化的发展路径。
# 作者简介
        刘延刚,绵阳师范学院图书馆馆长、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道教和易学,在《世界宗教研究》、《宗教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出版有《陈撄宁与道教文化的现代转型》、《笔政鸿爪》、《四川袍哥史稿》等著作。潘昱州,西南石油大学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主编《美学概论》、《中国传统文化通论》等教材。


巴比伦:美索不达米亚和文明的诞生

 
# 书籍简介
       古巴比伦(约前30世纪-前729年)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在距今约5000年前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美索不达米亚”——《圣经》称为“伊甸园”,在这平原上发展了世界上百个城市,颁布了多部法典,流传早的史诗、神话、药典、农人历书等,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巴比伦不仅奠定了文明的基础,而且撑起了历史的脊梁。从公元前5400年前后新月沃地迎来*批定居者,到公元前6世纪巴比伦落入波斯人手中,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辉煌历史逐一展现。文明在此诞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大地历经王朝更替、民族融合,见证了文字与文学的诞生、教育与法律的形成、土木工程与数学的发端,更见证了城市的兴起和人类社会的不断完善。保罗•克里瓦切克的《巴比伦》探索的不只是文明的最初形态,更是社会进步的规律和人类发展的模式。
       本书将文明发源的故事如天方夜谭一般讲述出来。它和教科书上的刻板陈述形成鲜明对比,令人吃惊,又合情合理,满含激情,却又充满悲天悯人的情怀。这本书获得了《泰晤士报》《时代周刊》《独立报》等著名媒体的优秀图书奖项,这足以证明它价值和魅力。
# 作者简介
       保罗•克里瓦切克(Paul Kriwaczek,1937~2011),出生于维也纳。1970年加入BBC,供职二十五年,曾任BBC全球服务频道中亚事务部的负责人,通晓八种语言,包括波斯语、普什图语、乌尔都语、印地语和尼泊尔语等。著有关于中亚和近东历史的多部作品,包括《意第绪文明:一个被遗忘民族的兴衰》(Yiddish Civilisation: The Rise and Fall of a Forgotten Nation)、《寻找查拉图斯特拉》(In Search of Zarathustra)等。
       陈沅,北京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翻译硕士,曾供职教育出版行业,现专职从事中英口笔译工作。


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


 # 书籍简介
      本书共分为两篇,上篇主要讲解国际文化遗产的发展与演变,经历了怎样的改革历程,并结合国际文物保护的规章制度讲述我国文物保护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与实践,用科学技术的角度诠释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辨证思考,下篇主要讲述古代城市遗址的整体保护、研究,还有老字号如何保护与发展等。
# 作者简介
       单霁翔,故宫博物院院长,1954年7月出生,江苏江宁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博士研究生、博士生导师、高级建筑师、注册城市规划师。


甘地传

 # 书籍简介
        本书为圣雄甘地的亲笔自传,历史伟人的精神自述,文章生动再现了甘地饱经忧患。历尽坎坷、追求真理的一生。本书分为五个部分,共158章,全面展现了圣雄甘地自早年伦敦求学、南非岁月到后来欧洲之行、印度独立、功成身故的一生。从中窥见的作者宽容、大度以及隐忍等精神,值得今天的每一个年轻人学习。
# 作者简介
       甘地,印度独立运动领袖,国大党领袖,20世纪非暴力主义倡导者,被世人尊称为“圣雄甘地”。他出生于吠舍家庭,信奉印度教中的毗湿奴派。1891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取得律师从业资格后回国。1893年赴南非从事律师职业,领导当地印度侨民摆脱种族歧视,争取公民权利。1915年返回印度,此后带领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争取民族解放,脱离英国人的殖民统治。1947年印巴分治,甘地为没有实现印巴统一而深感遗憾。1948年1月30日,甘地在晚祷的会场被一名印度教徒枪杀。


曾国藩家书


 # 书籍简介
      本书收录曾氏从年轻至去世前的百余篇较为代表性的家书,内容大抵可分为修身、劝学、齐家、理财、交友、为政、用人、养生、军事诸篇,是一位思想者对世道人心的入微体察、一位谋略家对修身勤政的完美忠告、一个学者对读书治学的经验之谈、一个成功者对事业的奋斗经历,更是一个胸中有着万千沟壑的大人物心灵世界的袒露。
      修身篇所选的家书旨在反映曾国藩在保身、进德修业、息心忍耐、有恒心、谨慎、自立自强等方面的內在修为。劝学篇所选的家书包括教弟写字养神、劝弟学业宜精、阐述求学之法、教弟注重看书、读书要有恒心等內容,反映了曾国藩“读书、立志、有恒”的治学思想。
# 作者简介
曾    国藩(1811-1872),清朝湖南长沙府湘乡白杨坪人,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军事家、理学家、文学家,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两江总督,同治年间封一等毅勇侯,又授世袭罔替,谥文正,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白鹿原

 # 书籍简介
      小说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为缩影,通过讲述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表现了从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化,是一部渭河平原五十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班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主人公六娶六丧,神秘的序曲预示着不祥。一个家族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权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活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战栗。
      该书是作家陈忠实的代表作,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电视剧、话剧、舞剧、秦腔等多种艺术形式广泛传播。1997年,该小说获得中国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 作者简介
       陈忠实(1942-2016),生于西安市灞桥区,1965年初发表散文处女作,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陕西省作协名誉主席。其作品《信任》获1979年全国短篇小说奖,《渭北高原,关于一个人的记忆》获1990-1991全国报告文学奖,长篇小说《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1998)。


1984

 # 书籍简介
       本书是英国左翼作家乔治•奥威尔于1949年出版的长篇政治小说,作品刻画了一个假想的令人感到窒息的未来社会,一个实行高度集权统治,以改变历史、改变语言、打破家庭等极端手段钳制人们的思想和本能,以具有监视与监听功能的“电幕”控制人们的行为,以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对国内外敌人的仇恨来维持运转的假想社会,通过对这个社会中一个普通人温斯顿•史密斯的生活,投射出了现实生活中极权主义的本质,独裁者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人性被强权彻底扼杀,自由被彻底剥夺,思想受到严酷钳制,人民的生活陷入了极度贫困,下层人民的人生变成了单调乏味的循环。
       本书与英国作家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俄国作家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反乌托邦的三部代表作,已被翻译成62种语言风靡110个国家,全球销量超过5000万册,被美国《时代周刊》和兰登书屋评为20世纪百佳英文小说之一。
# 作者简介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1950),原名埃里克•布莱尔(Eric Blair),英国记者、小说家、散文家和评论家。生于时为英国殖民地的印度,自幼同情悲惨的印度人民,少年时被派到缅甸做警察,又开始同情悲苦的苦役犯。20世纪30年代,奥威尔参加西班牙内战,回国后被划入左派,被迫流亡法国。“二战”期间,他在英国广播公司从事反法西斯宣传工作。1950年,因肺病去世。在颠沛流离的47年中,他以敏锐的洞察力、犀利的文笔审视和记录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做出了许多超越时代的预言,被称为“一代人的冷峻良知”。代表作有《1984》和《动物庄园》。


NASA终极观星图鉴

 # 书籍简介
      本书收录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摄影集档案中近百张精美照片,融合艺术感与科技感的壮观星图,带你目睹夜空中的非凡天体。照片记录了夜空中各种美丽绚烂的天体与天象,从灿烂的北极光到令人惊叹的月食,从罕见的超级血月到划过大气层的流星,从腾空的航天飞机到太空中陌生的星云……,全方位展现不容错过的浩瀚星空奇景和自然之美。
      全书为每张精彩绝伦的夜空照片配上专业生动的文字注解,介绍照片背后的科学现象,以及用于捕捉这些现象的技术。照片全部出自宇航员亲手拍摄、哈勃空间望远镜、斯皮策空间望远镜、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国际空间站等航天器和高精度观测设备,让你从多角度感受夜空极致之美。
# 作者简介
       尼尔马拉•纳塔瑞杰,科普作家、编辑,擅长宇宙学、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题材,对视觉和表演艺术颇感兴趣。著有畅销书《地球与太空》、《行星全书》。
NASA成立于1958年,是目前世界领先的科研机构之一,被广泛认为是人类航天和太空探索的先锋,立志于“改善地球的生命,把生命延伸到太空,并在更远处找到别的生命”,目标为启示人类不断地去探索未知宇宙。
       林文杰,工程师,川陀智库研究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物权编》释义


  # 书籍简介
      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民法典因其对经济社会生活影响的广泛性,必然承载着一个民族共同的记忆,彰显着这个民族鲜明的精神特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释义,分为一般规定、结婚、家庭关系、离婚、收养五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和其他近亲属关系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释义,主要内容包括:一般规定、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和遗赠、遗产的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物权编》释义,各章释义前有一个简要的导读,然后逐条释义(包括条文主旨、立法背景、条文含义等),可操作性法律条款释义后加上应用指引。
# 作者简介
       杨立新,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成员。郭明瑞,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成员。


﹍﹍﹍﹍﹍﹍ RECOMMEND ﹍﹍﹍﹍﹍﹍
推荐阅读

组稿、编辑:信息技术与咨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