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文献检索与利用”是一门科学方法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课程的讲授和上机操作,提高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技能,能够熟练、准确、快捷地从检索系统中获取所需的文献信息资料。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信息资源的特点及分布、各类检索工具及数据库的使用方法、信息利用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学习和自我知识更新的能力。
“自1984年2月教育部下发[84]004号文件(印发《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的通知)之后,我校于1987年起正式开设此课,课程经历了专业选修(28学时)、全校必选修(28学时)、选修与必选修相结合(必选修28学时、选修36学时)、全校必修(2009年归入学校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平台,16学时)的过程。
“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目前将全课程分三个阶段进行:(1)图书馆利用:主要针对新生开设的讲座;(2)文献检索与利用:主要针对本科学生的必修课;(3)专业信息检索:主要针对研究生的选修课。本课程以第二阶段的“文献检索与利用”为主。
“由于学校网络环境的变化、多媒体教室的建立以及图书馆建立了WEB服务器和制作了WEB主页,并购买了大量的中外文全文数据库,使其学生检索文献信息的手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在线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更新教学内容,强化计算机信息检索内容,弱化印刷型信息检索内容;实习方式和考试模式的变更,提高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